项目背景: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津城素有"万国建筑博览馆"之美誉。如今,海河两岸新建的建筑,仍充分体现了对传统的继承,仍鲜明展示了对历史的延续,因此城市建筑虽然建设时间不同、建筑材料不同、功能不同,但却一脉相承交相辉映,尽显城市建筑和谐之美。
最能展示津城建筑理念的最新建筑,当数刚刚落成的津湾广场。秀丽的建筑,高耸的塔楼,呈现出动人的空间形象,既有节奏又有韵律,既有秩序又有变化,这组在海河西岸如诗如画的建筑群,大气而不失细节、壮观而不失秀美。特别是它恰到好处地利用海河自然湾,将水拥于楼边将楼投入水之中,从而产生了水中有楼、楼中映水的奇妙视觉效果。
项目特点:可以说津湾广场集中和兼容了近代建筑的多种风格与要素。由诸多要素所构成的蔚然壮观的建筑风貌,在整体上却以其完美的空间序列和优美的天际线而达到高度的统一,充分显示了建筑空间的艺术魅力。人们发现漫步海河,可随着视线移动而看到建筑变化的轮廓曲线,自由的曲线缓和了直线的生硬,潜移默化地呈现出温馨与和谐。
津湾广场最大的亮点是它的人文底蕴。天津近代建筑风格的多元构成,突出地反映了中西文化交汇的时代特征,映现了天津近代城市的功能、文化和风尚,以及它的文化价值。津湾广场非常成功地运用了西方建筑文化的基本元素,在美若油画般的景象中,世界各国的建筑流派交相辉映,诸如巴洛可的华美,古典主义的自然,浪漫主义的飘逸,折衷主义的诗意,使得广场四周的建筑形式缤纷多姿,百年酿就的文化底蕴仿佛映射其上,使人感受到历史细胞里文化的芳香,触摸到天津生生不息、飞花流彩的文脉和气脉。这是天津人的审美慧眼与人文卓识达到相当高度的标志。
津湾广场空间的处理充分考虑到人、建筑、广场之间合适的比例和尺度关系,既满足游人的活动之需,又为人们提供了观赏建筑景观的良好视线。建筑群的处理也十分出色,底层大都做成开敞式的柱廊,形成广场与建筑之间的自然衔接,手法统一,简洁有致,相互映衬,显示了高度的技巧和水平。广场的环境十分优美,前临波光闪闪的海河,北眺雄伟的天津站,古老的解放桥和现代的赤峰桥拱卫在它的两端,万千景象格外养眼,津湾广场本身也是海河旖旎风光的一部分。置身于这组引人入胜的建筑群之间,仿佛置身于近代建筑胜迹之中,这些不同形式的建筑,就像乐曲的不同音符,起伏跌宕,它们所构成的空间序列,宛如一曲动人的交响乐,令人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津湾广场之美,可以从多方面去描述,但广场上空之美、屋顶上的风光,是非常富有诗意的。特别是从高楼俯瞰下去,那法国曼塞尔式的红瓦屋顶,呈现着有规律的排列,不同的高度会有不同的景象,屋顶是多方向的组合,显得精致而又多样,一块一块屋顶富有强烈的节奏,像跳动的音符,是一种原生的美感。这些红屋顶笼罩着的是天津百余年来传统文脉的涌动。其间精心设计的塔楼,塔身高耸,曲线柔和,富有弹性,形态动人,在天空中勾画出富有韵律的轮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为广场构造出序列高潮和起伏错落的天际线,是整个广场的妙笔所在。塔楼,挑起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和底气,传承了城市精神的脉络,唤起幽深的情思和明朗的向往。
津湾广场上的建筑在细部装饰上也是颇具匠心的。细部纹样是建筑物生命和活力的体现,装饰细部增添了建筑的完美和统一。正如宏大的构架如果缺少生动的细节,容易流于空洞;关注细节文化,就像纤细的弦索总能弹奏出华美的乐章。窗是建筑的眼睛,窗在建筑上是必不可少的细部构件,有窗的建筑才具有生命意义。津湾广场上的窗,形式多样,有单窗、复合窗、直角方额窗、券形窗、拱券窗、人字形山花的平窗,有圆形的、扁圆形的、椭圆形的、半圆形的;窗楣的形式有半圆拱的、有三角尖拱的、有平拱、扁拱的,其形式统一中有变化,在窗边绕以柔和优美的曲线贴脸,虚实有致,十分动人,使建筑物的眉目清晰传神。在沉稳中加了几分细腻,在质朴上又添几分婉约。再如,将古典壁柱作为一种符号,通过简化,形成柱廊,实中生虚,生动别致。将近代建筑惯用的阳台和窗口贴脸进行简化、提炼,用在柱廊下和窗子上,形成一定的装饰母题,与天津风貌建筑构成视觉上的连续性。另外,还通过现代的玻璃门窗简洁的形体,表现出新时代建筑的特色而具有时代感,既让人看到了历史,又将视线引向未来。
美在自然中。津湾广场上的建筑墙面均采用清水红砖与浅灰色的混水装饰线搭配,大方明快,清秀雅致。清水砖墙在天津有着久远的历史,它以朴实凝重的色彩和独特的肌理孕育着特有的表现力,清水墙在阳光下浓淡虚实相生,其墙面的色彩与投影会随着一天日照角度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景象,这种简素至上的美所形成的建筑风格,清新质朴、温馨文秀,有亲切近人之感,充满着人情味。